浪花生海嘯 王者勇士的全面反擊
浪花生海嘯 王者勇士的全面反擊
就像兩位頂尖拳擊手,火箭上一場回應一記重拳,勇士第三戰禮尚往來反擊了更沉重的一擊,幾乎是上一場負分22的加倍奉還,讓火箭苦吞本季(含季賽)至今最難堪的41分敗戰,要知道貴為本季例行賽龍頭,火箭從未輸過20分以上,更反襯出衛冕軍勇士,是如何飢渴的想討回顏面,以及其可怕的爆發力。
一如筆者於第二戰賽後直接預測勇士的變陣焦點:「讓浪花掀高一點!」,今天王者之師勇士最大的變化,正是進攻改主打浪花兄弟,一場比賽,就足以喚起世人的戰慄。
加入杜蘭特後的勇士,尤其是今年,季賽多半以無球跑動與掩護的方式打Easy Basket,主帥柯爾(Steve Kerr)也曾說過,勇士變得更倚靠中距離進攻,兩年前那支以浪花兄弟的狂轟遠炸颳起全球旋風的球隊,彷彿已經轉性,更追求平易高效,當初讓世人深深著迷的不講理投射,似乎越來越收斂。
但這並非代表他們已經失去了這般魔力,而是對季賽有了不同目標,平常也更講求簡單與效率,才沉寂了這份快速與狂野,唯眼前如果出現了足夠讓他們認真起來的勁敵,這一組烙印在當代勇士深處的瘋狂基因,就等著再次覺醒!
這就是筆者上一場之所以如此預測的原因:正因為火箭足夠強大,才能逼出勇士,顯露真正的獠牙!
「球迷們可以期待,那支打更多不可思議投射的勇士隊回來了。」
「你的防守強度提升,那我的空間拉扯就更快更遠,掩護重現移動迷宮高強度,並且預期會更多將Playmaker的任務交予杜蘭特(Kevin Durant)、伊古達拉(Andre Iguodala)與格林(Draymond Green)等前鋒。」
「預期柯瑞與湯普森會有更多大範圍無球跑動與更遠出手,勇士會部分重現當年浪花風潮血脈賁張的進攻,迫使火箭不得不跟著擴大防守圈。」
基本上在上一戰分析中的這幾段話,已經歸結了整場比賽勇士進攻端策略的調整。從一開賽,我們就看到熟悉的浪花兄弟快速且大範圍無球奔跑,即使無球跑動居多,最終的出手機會就是明顯要做給他們衝鋒,也為這場比賽奠定了基調。
為了徹底解放浪花兄弟,也確實將控球權更多地交付予鋒線,杜蘭特、格林與伊古達拉三位前鋒,今天一共就傳出15次助攻(前兩位各6次),足證戰術端的變化;而切換至主打柯瑞(Stephen Curry)與湯普森(Klay Thompson)更廣域拉扯空間的團隊進攻模式,亦明顯反映在出手距離上,本場三分線一步之外的投射就多達8顆!再加上以浪花兄弟為首提速的大範圍無球奔跑,火箭不跟著擴大防守圈都不行,這也導致柯瑞第三節找到手感後,火箭亦多次疲於防備勇士的空切上籃,跑位空間更寬闊了!
同時間勇士也相當理想地兼顧了,筆者亦提及的「更精準地執行讓杜蘭特,而非其他人單打的策略,更快速地落位製造空間優勢」。
如果說浪花兄弟的存在決定了勇士傲視聯盟的爆發力上限,找來杜蘭特最重要的意義,就是為球隊奠下高人一等的戰力地板與容錯空間。外線投射固然更容易打出快速一波流的兇猛攻勢,但不穩定機率也較高,一旦浪花兄弟同場手感冰冷,比賽就有變數,這就是勇士找來杜蘭特的緣由,有了他球隊就有容錯空間,等待柯瑞或湯普森找到手感,在此之前,則可憑靠杜蘭特超凡且高命中率的單打能力穩定比賽局勢。
杜蘭特更難能可貴的價值在於,無論有球或無球,他都極具威脅,還有一定程度的策應分球,再經過兩年磨合,勇士團隊也漸漸更得心應手於這兩種模式難以捉摸的切換或交替,坐擁眾多球星不間斷時間分配,就是勇士最大的優勢。
雖然今日勇士一開賽就明確主打浪花兄弟,但前期手感平庸,猶幸杜蘭特能時不時趁隊友把防守圈拉開後高效單打,協助維持球隊得分。
第一節後半段更顯現勇士球星雲集強項,哈登於雙方22平後下場、浪花兄弟同坐板凳,卻見此時由杜蘭特率領勇士二陣,打出一波9:0攻勢,反觀火箭在保羅帶傷情況下,2:46內一分未得,此後火箭沒有再追回7分差內。
固然柯瑞下半場大爆發是讓勝負無懸念主因,但就筆者觀點,在主場打出這波9:0對雙方士氣、局勢與節奏的影響,同樣關鍵,球隊才有一定的餘裕「讓浪花多掀一會兒」,讓浪花兄弟不斷的試手氣也不怕,終於盼到第三節柯瑞神射歸來;而這麼奢侈的調度,讓聯盟前三人帶替補,應該真沒有其他球隊能做到了。
防守端勇士也大幅提升強度。記取上一場漏掉太多空切的教訓,勇士球員們也跟火箭上一場一樣,開始更多透過觸碰,來感知自己防守對象的位置避免再漏空手切,站位則更接近區域聯防,目的也在於能更迅速、更少漏洞的執行輪轉防守。
上一篇:納吉布藏金 現鈔8.2億台幣
下一篇:MLB/「一個就夠了」 法官缺席全壘打大賽